受難與復活

《3/14 星期一 DAY6巴塞隆納》《二
一走出普羅旺斯街Carrer de Provença,馬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聖家堂聳立於天際之間,放眼望去只有它一龐然巨物,沒有其他建築的遮蔽或在背後破壞畫面。這是因為,聖家堂所在的新展區(類似台灣所謂的重劃區)在規劃之初,高第已將他對於城市建設規劃如何配合觀看聖家堂的每個角度、距離提出建議,雖然最後沒有全盤採納,但就此前方留下了空間建為公園不阻擋視野,高第周祥的設想可見一斑,這些都是走路旅行才能親身體會的感動。而且,每向它走近一步,目標物就變大一點、上面的細節也更清晰一些,讓人不禁有種朝聖的感覺。

 從小時候,一直到來玩之前我都抱持著這個疑惑——一個尚未完成的工地有什麼值得去看的?為什麼不等到完工後再去玩呢?所以,要不是因為這個隨便答應的世界杯承諾,我想我可能也不會現在就來到這裡。但看完整座教堂後,我只能說我太無知了。

這個季節出遊其中一個好處是遊客不太多,幾乎不用排隊就可以直接買票進去,據說再晚一兩個月來,買票隊伍隨隨便便就可能排超過300公尺,更不用說旺季的時候會有多誇張了。

花了€25買好兩張票,我們由西側——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進入教堂(起重機沒有間斷運作著,上下搬運材料)。

為了更瞭解高第的建築,行前我還多買了一本專門以講解他作品為主的旅遊書;早先買的內容是大範圍導覽西班牙主要景點,對於高第的建築講得非常表面、簡單。而就如所有宗教事物一樣,聖家堂的裡裡外外充滿了各種各樣象徵符號,在看熱鬧之餘,也想多知道些門道。

驗票後,進入內院,迎面而來的是有如自然洞穴樣貌的涼廊,狀似樹幹的支柱與融入石壁中的雕像,湧現出來給人的感受強烈並且複雜,一方面因為它的主題是憂傷、犧牲、苦難;一方面又對它現代主義的呈現感到不可思議、崇拜與興奮。另外,它給予了多層面的觀看重點,如:構圖、宗教、故事、雕塑、自然主義、新藝術、建築、符號、歷史……等等,眼花撩亂之餘,不得不讚嘆它的巧奪天工。

整個立面所講述耶穌受難與復活升天的故事,雕塑群分成三層以逆「S」形發展,從最下層左邊角落開始:
  • 最後晚餐(我們被中間雕塑群迷惑住,以至於沒繞過去只拍到一角↑);
  • 猶大之吻;
  • 被抓後綁在斷柱上的耶穌;
  • 門徒彼得三次不認主;
  • 戴荊冠&公會審判耶穌;
中間層:
  • 古利奈人西門為耶穌背負起十字架;
  • 無五官的修女展示有耶穌聖像的布巾,公告世人真主顯靈;
最上層:
  •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 (往右下發展)聖母瑪麗亞懷抱死亡的耶穌;
  • 門徒亞利馬太人約瑟將耶穌從十字架卸下並移入新墓。


受難立面雕塑群的作者是蘇比拉奇斯Josep Maria Subirachs,他以高第留下的設計圖稿進行雕刻,高第認為立體派的切面省略了不必要的細節而更能專注投射在表現哀傷的情緒上。蘇比拉奇斯之後加入一個高第雕像藏在十字架背後↑,讓他與天主同在以示對這位大師的最高敬意。
在大門的右側最明顯的地方是線條簡單卻強調滿面愁容的門徒彼得雕像,敘說著他三次不敢認主耶穌的故事↑;
把視線移出山洞,在它的正上方塔間天橋上坐著一尊金色耶穌像↑,他已經不在悲情的山洞裡了,脫離了一切哀傷情緒,復活在天上慈悲地看著這個世界。

每一立面會有4座塔,除了受難立面之外,還有更早完工的誕生立面(目前只有這兩個立面的8座塔完成)與正在進行的天國榮耀立面,3個立面12座塔代表12使徒,再加上中央6座——其中4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作者——瑪竇聖馬爾谷路加以及若望,包圍著教堂中心最高的耶穌基督塔、加上次高的聖母瑪利亞塔,總共會有18座塔。
受難立面的左邊兩座塔↑是使徒聖雅各St James the Less巴多羅買St Bartholomew
右邊兩座塔是↑多馬St Thomas與腓力St Philip
戴上荊冠的耶穌↑;士兵的頭盔是蘇比拉奇斯取材自高第在米拉之家的煙囪設計。


猶大親吻並出賣耶穌是最具張力的雕塑之一↑。猶大背後下方的蛇代表邪惡,較高的那位是耶穌,面無表情,而士兵躲在側邊監看,壁上的數字盤是蘇比拉奇斯設計,行/列總和是33,即耶穌受難的年紀。
將受難立面放在教堂朝向西方的位置也是別有用心的,高第刻意將痛苦的受難立面放在此方位,利用太陽下山前的漸暗、陰影營造並加深雕塑故事裡的憂傷與哀愁。
旁邊屋頂上的水果設計↑代表世界上所有會創作出完美與美好作品的人。
看完受難立面準備進去教堂內,刻有聖經經文的銅製大門也很有當代藝術感。
下一篇:《3/14 星期一 DAY6巴賽隆納》《三》
上一篇:《3/14 星期一 DAY6巴賽隆納》《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